從研制出第一臺恩施豆皮機開始, 謝遠國:發明之路不停歇
謝遠國,恩施市新塘鄉人,今年40歲,被譽為恩施的“發明大王”。2003年,他制造出第一臺恩施豆皮機,從此便投入機械發明一發不可收拾。同年,他又發明了生物質高效節能熱水器。2006年,謝遠國的兩項發明分別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和國家知識產權專利。2015年4月,他帶著他發明的豆皮機榮登央視《我愛發明》節目,獲得廣泛好評。
謝遠國工作照。(資料圖片)
機緣巧合搞發明
7月26日,記者初見謝遠國,他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肅刻板,相反,更像一個鄰家大男孩兒。
“機械發明,興趣、靈感和知識缺一不可?!敝x遠國說,他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,小學、初中多次參加全州物理競賽并斬獲一等獎,雖然后來因種種原因輟學打工,但在此期間,他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,一邊接觸機械制造一邊學習計算機制圖。就這樣,謝遠國掌握了一些相關專業知識,對機械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。
“我在江蘇打工時,弟弟曾來探望我,順帶了幾斤家鄉的豆皮,工友們都說好吃,那時起我就萌生了做豆皮機的想法?!苯浛疾?,謝遠國發現當時恩施州沒有豆皮機,而這恰恰是商機,于是,2003年他帶著一些零件回到恩施,在一間出租屋里夜以繼日、不舍晝夜地忙碌,終于在當年發明了全州第一臺豆皮機,只為讓恩施人吃到最安全、最放心的豆皮。
然而,謝遠國的發明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,途中經歷了不少困難,但他從未放棄?!熬湍煤唵蔚那懈畎遄觼碚f,那時候恩施還比較落后,沒有激光切割,有時為裁到一塊合適的板子得忙一天,機器做出來后還得反反復復試驗,一丁點兒不對就要從頭再來?!敝x遠國背后既沒有強大的團隊,也沒有高精尖的技術支持,更沒有雄厚的資金,全憑自己,用雙手摸索,靠大腦分析。
技術設計對很多人來說是頭疼、枯燥的,但在謝遠國看來卻格外有趣?!皬臋C器的零部件到整體設計都是我獨立完成的,它就像藝術創作一樣讓我愛不釋手?!敝x遠國言語之間無不透露出自豪。2006年,他發明的豆皮機獲得實用新型專利,至此,謝遠國的名字就和恩施豆皮緊緊纏繞在了一起,烙進每一碗香氣四溢的豆皮里。
創意之路不停歇
“做的是機器,用的是一顆手工匠人般的精細之心?!边@是朋友們對謝遠國的評價。
10多年來,謝遠國一直致力于怎么把豆皮機做得本土化,從最初的滾筒式外形到盤式外形,從單一使用電能到煤、電、天然氣多種能源并用,從半自動到全自動,這些看似簡單的革新,謝遠國都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和腦力,對他來說,只有不斷革新,一項發明才能永葆生命力。
在完成豆皮機基礎性改良后,謝遠國又盤算著讓產品更加精細化、智能化,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豆皮機不僅能自動控溫,還加入了蒸汽發生器,這樣做出來的豆皮就有了“下酥上嫩”的口感。而最新款的豆皮機,更成為了集制作水晶包子、煎餃、汽水粑粑、豆皮于一體的綜合型食品制造機。但是,謝遠國對此并不滿足,他想繼續革新,增加“帶餡兒豆皮”的新功能。
半自動豆皮機。
小豆皮藏大夢想
把代表恩施特色的豆皮推向全國,是謝遠國發明豆皮機后的唯一追求。
“在我看來,豆皮是最接地氣、最能體現我們恩施特色的食品,要提高恩施的知名度,豆皮是一個重要‘媒介’?!敝x遠國不僅是一位接地氣的發明家,更是一個高瞻遠矚、有情懷有擔當的恩施人,他敏銳地意識到利用我州發展全域旅游的契機,將豆皮作為特產推向全國,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,并進而能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,增加老百姓的收入。
“未來我想通過更加個性化、多樣化的‘DIY體驗式消費’,讓自己的發明吸引外來游客,為進一步提高恩施旅游城市的知名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?!闭雇磥?,謝遠國充滿信心。
下一條:恩施豆皮機加工對于大豆的挑選